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中国车企比亚迪2024年销量超越了美国的百年车企通用和福特、日本的本田和日产,成功跻身全球第 5 大车厂,达到了427万辆,同比增长41%。同时在纯电动车领域,比亚迪与特斯拉的差距也缩小至2.9万辆。
走到今天的汽车地位,比亚迪只用了不过二十年的时间,在百年汽车工业面前,这样的快速地发展不可不畏惊人。比亚迪究竟掌握着什么样的成功密码?日前记者专访了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试图探析这家中国非公有制企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记者:您曾在自己的社会化媒体账号上表示,当国人走出国门,会在海外看到一个非常享乐和自豪的比亚迪,我们该怎么理解这句话?
刘学亮:中国人出海的历史很长,早期主要是迫于生存的压力,靠勤奋挣钱。之后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制造业蒸蒸日上,变为了靠出口家电、服装产品为主,挣的是带着血汗的加工费。但现今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出海是带着真正能为全人类做贡献的核心技术走出去,意义非常不同。我们常说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这次我们能把握住机遇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几代中国人的努力积累,特别是对技术的钻研,让我们能赶上这次汽车变革的好时机。比亚迪作为现今为止唯一一个拥有最核心电池技术的汽车品牌,不光自己走了出去,同时也带动了很多其他中国汽车品牌一起走了出去,真正意义上通过中国技术、中国的产品、加上中国的品牌重新赢得了世界对中国的不同的看法,这就是我说的属于中国人在外的坦然和从容。
记者:您一直都深耕于比亚迪出海业务,可否详细谈谈您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刘学亮:在营销层面当然是因地制宜,要尊重不同市场的不一样的属性和习惯,但在核心层面我们的聚焦点都是一样,那就是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坚持社会责任,用我们的技术创新给地球家园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技术产品。只要是怀抱着这种社会责任,那么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做的事情一定都会得到当地消费者的认同。
像今天我们在海外卖车,大家都很关注比亚迪卖了多少台、抢占了多少份额,但对比亚迪来说这一些数据并不是最关键的,因为我们更看重的是数字背后我们为这一个市场带来了什么?比如比亚迪在香港已经卖出12000台新能源汽车,出入在香港的大街小巷,这个成绩可以说相当的好,但在我们看来,比这一个数字更有价值的是背后的12000名车主,是他们选择了比亚迪的技术,同时他们用比亚迪的产品影响了香港社会的绿色发展,这才是比亚迪最开心的事情。
所以我们从始至终强调技术同权,希望能不分贫富差距、让每个国家的人都能有权利得到和享受世界上最好的产品和技术。现在比亚迪不光在澳洲卖得很好,在世界上最欠发达国家之一的尼泊尔卖得更好,市占率达到第一名。
我们希望让所有人都能通过比亚迪汽车认识到比亚迪带来的已经完全不是局限于某个产品,而是会推动整个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生活模式的改变。
记者:确实,比亚迪一直凭藉着超强的性能和极端的性价比俘获了大家的喜爱。但与此同时,也有舆论抨击比亚迪前段时间要求供应商降价的行为,认为这是不良的内卷竞争,您怎么看?
刘学亮:合理的竞争恰恰是一个产业全新发展的最好动力,因为只有竞争才会促使更新的技术诞生,才能有更好的产品问世,才能让更多的消费者有不一样的生活体验,比亚迪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就更是如此。强大并不是喊出来,而是踏踏实实做出来的。
比亚迪30年走到今天就是依靠竞争让很多技术获得了发展,因此产品才具备了更好的竞争力,而这些最后其实都回馈给了广大的消费者,可以说消费者就是竞争最大的受益者,竞争越激烈,消费者的受益就越大,经济就会越加蒸蒸日上,国家就会越好,所以我们鼓励、宣导良好的竞争。
刘学亮:我们没时间想那么多。虽然今天比亚迪的品牌知名度已经不错,但我们还远没有到达终点,新能源汽车这个产业本身也还是依旧在发展的最前期,没有完全落地,全球生态构成才起步,大家慢慢认可了电动化,但这只是在中国市场,在我们的配套和政府支持都做得很好的前提下,海外整体对电动车的接受程度依旧很低,续航、充电、电池问题都存在。
整个汽车工业已发展了百年的时间,现在欧美日韩保留的几家巨头都是从上百家汽车公司竞争出来的,最后才成就了整个燃油车产业,电动车也自然逃离不开这个基本规律。电动化后面就是智能化,而智能化的背后就依赖于多种前沿技术的竞争和迭代,包括5G、半导体和太阳能等等一系列产业,可以说接下来电动车的发展势态会超出汽车产业本身,成为影响整个社会生态的领头产业。
电动车的整体生态才起步,处于形成的初期,希望我们大家多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大家一起努力,参与到这场由电动车引领的变革。
记者:其实比亚迪在成长过程中获得了非常多来自国家和政府层面的一些帮助,您认为这些国家层面的支持帮扶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刘学亮:对于一个全新产业而言,国家政策的指引和帮助是很重要的。中国早在十几年就把新能源汽车纳入了成为国家的发展的策略之一,这就是顶层设计,作为比亚迪来讲,我们很幸运能够在中国这么一个非常庞大、特别是对新兴事物很友好的市场成长,非常得益于国家的扶持。
记者:说到对新技术和新事物的包容,深圳一直都为人所称道,比亚迪也是创立于深圳的本土非公有制企业,您认为深圳民营经济兴旺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刘学亮:深圳是一个非常开放包容的城市,比亚迪能够有今天,离不开深圳对技术类的年轻民企的包容。今天深圳的创新非常活跃,更重要的是这种创新不仅仅停留在想法和科研层面,而是真正的付诸于实际,诞生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世界级科技公司,而它们又回过头来成就深圳的快速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不能坐视不管”!欧盟官员最新表态:若与美国关税谈判失败,将采取报复性措施
外交部:美方公然蛊惑诱骗中方人员投靠,这是对中国国家利益严重侵犯,是赤裸裸政治挑衅
微软推出Surface Laptop 13英寸版:搭载骁龙X Plus,售899美元起
微软全新 12 英寸 Surface Pro 发布:八核骁龙 X Plus 处理器